Sunday, April 23, 2006

鋼琴老頑童Mose Allison



這星期最有意思的電視音樂會,是星期五晚上於BBC 4首播的Mose Allison紀錄片,雖然不論爵士或藍調都沒有很深的研究,但因為看完影片實在太有感覺,就來打腫臉充胖子一下,希望來英國已經瘦掉六公斤的我,介紹的有說服力一點。
Mose Allison於1927年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〈Mississippi Delta 〉的農場裡,和美濃的鍾理和小時候一樣,是個地主階級的小孩。如同每個藝術家都有天賦異稟的童年,五歲時就已經能拍打出藍調的節奏,並可用「耳朵彈鋼琴」〈凡聽過的旋律都能立即彈奏出來〉。由於和黑人勞動者的頻繁接觸,無論是在棉花田裡的工人形影,或是伐木工的鏗鏘節拍,奠定往後偉大爵士藍調歌手的基礎。
Mose Allison高中時代聽了相當多的爵士樂,也嘗試拿起小喇叭,於舞會上開始演奏他自己寫的歌曲。那些影響過他的人包括 Louis Armstrong, Fats Waller, Duke Ellington, Louis Jordan等等。因為二戰的因素他也中斷了只上了一年的大學生活,不過反而也因此結識了他的妻子,大戰結束後,他返回了校園,最後於1952年拿到路易斯安納州大的英文與哲學學位。他的妻子說,第一次約會,未來的老公帶她去看雲,用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描述太陽被雲層遮蓋,那若隱若現的陰影。這是我們藍調大師的約會語言。
1956年他到了紐約,只因為一個念頭:"I want to see what I can do." 那時紐約充滿了爵士樂手的激烈競爭,並瀰漫一股濃厚地波希米亞文化。在童年黑人文化的影響下,他的歌詞挾帶對現實的批判與幽默的嘲諷,藍調和爵士曲風的融合,慢慢地在紐約站穩了腳步。1957到1959三年間,他為Prestige唱片公司灌錄的六張唱片,這時期他的音樂與爵士最為接近,也是他早期的曲風。當然毫不例外的,當六○年代反戰風潮方興未艾,他也用鋼琴唱出他的反戰心聲。同時他也曾為老牌英國團Rolling stones, 美國R&B女歌手Bonnie Ratt,以及 瀟灑沙啞的Tom Waits寫過歌。
Mose Allison除了因為在美國紐約出道而受到注目外,在英國的影響也不容小覷,這也是為何BBC要為他製作紀錄片的重要因素。在六○年代之後,他的音樂開始在英國被廣泛接受,難以分類的曲風,同一時間影響了英國新一代爵士、藍調、搖滾歌手的創作靈感,其中不乏 Pete Townshend, Jack Bruce, Brian Auger, Georgie Fame等人,因此成為當時英國最受歡迎的流行爵士樂手。
「我愛好自然環境。」Mose Allison說。今年他已79歲高齡,他的身體依然健碩;早已過了費茲傑羅筆下蓋茲比Gatsby浮華風流的年紀,現卻和妻子住在紐約長島,那曾在小說中風光一時、現被樹林環繞的幽靜居所。喜歡坐在院子裡聽鳥類的旋律、沉思,要不就在樹林裡散步。他的妻子笑著說:「他活像個Buddha。」

2 comments:

wanjui said...

喔 我要鄭重澄清
我真的沒有聽很多音樂喔
我只是介紹一個音樂家而已
我們的文化水平也差不多
不要妄自菲薄啊

不過話說回來
我研究所的時候也買了一推簡體字書
大多是學術翻譯書籍
的確要承認他們因為翻譯人才多
所以出版量大
但至於品質
就參差不齊囉
還是要細心比較

至於他們出版量大的另一個原因
大概就是市場吧
台灣學術市場小
所以是我們的市場局限

wanjui said...

瓜妹阿

又在濫情了
音樂你留著聽
反正我這一生
還不知道要再去叨擾你幾次
還不知道要跟你再醉幾回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