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May 20, 2007

台灣研究新書介紹(1): 文學,現代性,和抵抗的實踐


Hillenbrand, Margaret (2007) Literature, Modernity, and the Practice of Resistance: Japanese and Taiwanese Fiction, 1960-1990, Leiden: Brill.
賀倫斑 (2007)《文學,現代性,和抵抗的實踐:日本與台灣小說(1960-1990)》。

本書是有關跨文化和跨領域的研究,它比較了上世紀六○到九○年代的日本與台灣文學。本書的特色是超越傳統對東西比較文學的觀點,以區域主義(Regionalism)的跨領域實踐為其主要理論基礎,探討現代東亞文學。本書不但涵蓋了新興崛起的跨亞洲文化研究,也以完整的專論辯證其多樣性。架構以細讀典範為主,輔以歷史、社會和意識形態等三個重要的概念切入,除了檢證這些作品的位置,更要突顯文類和文學實踐兩者的關係中,工業化之下「微觀」的東亞社會。

主要內容包括:
第二章,「城市的重建與再創造」,以反烏托邦觀點討論後冷戰時期的東亞文學,處理作家包括大江健三郎1958年短篇小說〈在看之前便跳〉;野坂昭如1967年發表以日本被佔領下的社會百態為題材的作品〈美國羊栖菜〉;黃春明〈小寡婦〉與王禎和〈玫瑰玫瑰我愛你〉。第三章:「失和的家庭:戰後小說的破碎家庭」,反思後冷戰東亞家庭關係的變革,處理作家包括王文興〈母親〉、白先勇〈孽子〉、村上龍《寄物櫃的嬰孩》、吉本芭娜娜《廚房》。第四章、「慾望城市:選擇的商品」,以東亞的消費觀點檢視文學作品,作家包括三島由紀夫、村上春樹《舞舞舞》、李昂《暗夜》、朱天文〈世紀末的華麗〉。


賀倫斑,2003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(D.Phil.),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漢學研究(Chinese Studies)講師。


註:作者賀倫斑今年出國研究,沒有緣份上到她的課,但書中的東亞區域研究視野深具啟發,相當值得研究戰後台灣文學與文化的同好參考。

2 comments:

anarchichi said...
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anarchichi said...

這書要哪裡買?